
复合地基的本质是桩和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桩体与地基土体能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载是形成复合地基的基本条件。实际应用中,通常在刚性基础下设置一定厚度的柔性垫层(如砂石垫层)来改善复合地基受力特性,以保证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为充分发挥桩基础的承载力并降低工程成本,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的承台和数量少、较大桩距的摩擦桩群组成的复合桩基,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广义桩基,是复合地基的一种形式。

最适宜杉木桩生长的地方是处在避风、背阴的山下坡或山洼处的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湿润的地块,尤以在现有林内见缝插针、零星栽植为佳。当风裸露的阳坡和干燥、粘重板结的山地不宜种植杉木。杉木怕风、怕旱,在有干旱和干热的地区生长不良。杉木最忌在碳酸岩类第四纪粘土发育而成的土壤上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