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国家没有松木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因此对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规范必须参照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关于复合地基基础验收的强制性规定第4.1.5条: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根据现场情况,我们邀请了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现场进行了随机抽取检测,共抽取4处,经现场静压试验,其施加荷载高于设计荷载的两倍的情况下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规定。另外,对桩间的土石通过土工试验来检测其孔隙比,进一步验证松木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用松木桩处理软基是一种取材容易、造价较低、施工简便的地基处理方法。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环境工作,适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浅工程。软弱土是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江河湖泊的周围,通称软土。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为软土地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在软土地基上兴建,但以软土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有很多不利的因素。由于软土的强度很低,压缩性较高,不能承受较大的建筑物荷载,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往往比较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要求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杉木的类型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进行组织培养,待培养良种选定之后,确定外植体的部位,就目前研究来看,可以作为培养的杉木的外植体还不是很多,带芽的外植体有茎尖、顶芽、根茎连接处的明蘖,已经分化的器官有嫩茎,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花粉作为单体细胞成功诱导的案例已经出现。用不同的外植体进行诱导,在诱导的过程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利用茎尖以及顶芽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时,主要是抑制主轴的发育,打破原有茎叶生长的顶端优势,促进其进行腋芽的萌动生长,进而提高繁殖的系数。根茎连接处的明蘖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时,由于其含有幼年的芽,幼年的芽自身具有较强的生长动能,生根的难度较小。